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其实,题主提出的这个问题,略有偏颇,多特蒙德最近几年确实涌现出不少出色球员,但他们却不是德甲当中唯一这样做的。实际上,整个德甲联赛都在实行自给自足的培养模式。他们都在源源不断地培养年轻人。而其中的登贝莱、桑乔、哈兰德只是其中尤为突出的代表。
也正因为多特蒙德在近些年一系列“低买高卖”的神操作,让俱乐部在收益方面赚得盆满钵满,他们的交易案例也成为欧洲各大联赛豪门艳羡的范本,虽然看着让人眼红,但球队这样的操作却是俱乐部为了生存而必须做的,多特蒙德只是熟谙了其中规则,成为了德甲各支俱乐部当中最为成功的一个!
多特蒙德的“神操作”,最终都在指向一个原点
其实,登贝莱早先是出自法国雷恩青训,但问题正在于,这支小球会反而并不看重这名冉冉升起的新星,很难给予其足够上场时间。而这也早已让登贝莱萌生去意,多特1500万欧“打劫”了雷恩。
小将桑乔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为了更多的比赛机会,他不惜离开16年之后正不断追逐巅峰的曼城。当然,800万显然不是多特蒙德期盼的价码,在他们眼里,具有成长潜质的桑乔,无疑是未来的摇钱树,而这样的事情他们在之前已经操作了很多次。
另外,对于这位挪威出产的身高达到194的天才中锋哈兰德,多特蒙德可谓难得的下了“血本”,但也只不过花费了他们3000万欧元,而这位2000年出生的锋线怪兽,未来上升的空间,是令人期待的,就在仅仅几小时之前,哈兰德的身价再次提升,已经从4500万欧元上涨到如今的6000万欧元,按照这样的增长速度,如果哈兰德能在大黄蜂多特蒙德顺利兑现天赋,那么他未来的身价将不可预测(个人认为至少1.3亿欧起步),他的转手价格也将会又让多特蒙德大赚一笔。
可问题是,在和多家俱乐部尤文、热刺、曼联的竞争当中,多特蒙德为何总是能领先其他竞争对手,获得梦寐以求的天才型年轻球员呢?
正向哈兰德所说的那样:能够在威斯特法伦球场8万名球迷面前踢球,难以置信的氛围已经足以把我点燃了。
事实上,多特蒙德不仅有全欧洲上座率第一的球场氛围,他们也始终保有一颗冠军之心。而这种雄心是经历了不断挫败,才最终走出的一条康庄大道!
近几年,多特蒙德常年雄踞德甲联赛的前四,也始终是欧冠的常客,目前他们排名德甲第三,跟第一的拜仁慕尼黑也不过四分的差距,本赛季的欧冠小组赛,更是越过死亡之组,在有国米和巴萨的小组中突围,展现了强劲实力。
但要知道,早在2000年时期,多特蒙德可比现在土豪的多。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当年他们是德国股票市场上第一家加入的足球俱乐部,这让他们有足够的底气花重金嗨购球员。01年的转会市场他们花费1.4亿马克,买来罗西,基科勒,阿莫鲁索等明星球员,而这也确实让球队的实力提升明显,2002年,他们顺利拿到德甲冠军。
可也正因为这样的挥霍无度,让俱乐部出现债务危机,球队的战绩一再滑落,直到07-08赛季跌到历史谷底,联赛排名第13位,几乎徘徊的降级区附近。
球队想要重生的渴望和入不敷出的财力,都让他们急于寻求一位可靠的经理人,来帮助球队完成重建......
而短短两年之后,10-11赛季,多特蒙德再一次捧起联赛奖杯。这一次,他们的阵容当中夺冠组成,是清一色的年轻球员。后防线:胡梅尔斯,沙欣,皮什切克,锋线位置:香川真司和莱万多夫斯基,中场:格策、罗伊茨,巴里奥斯,达席尔瓦......凭借这套阵容多特蒙德打出了效率极高的边中结合的三角进攻,凭借攻守两端的强悍表现,他们力压拜仁夺得冠军。
为了少花钱多办事,俱乐部要求球队必须选用“物美价廉和高性价比的年轻球员”,这不仅需要出色的眼光,也需要杰出的捏合球队的能力,而曾经的小将莱万、格策、胡梅尔斯、香川真司都从这里摇身一变成凤凰,造就这一切的,正是目前带领利物浦横扫欧洲的克洛普。
克洛普执掌多特蒙德五年之后,2013年,多特蒙德的赛季收入达到3.05亿元,成功的将球队负债降低到只有2400万欧,同时克洛普率领大黄蜂,在欧冠当中连续杀入欧冠决赛,也帮助俱乐部在斩获数额不菲的欧冠奖金,随着成绩的提升,财政状况的回暖,俱乐部的股票价值也一路飙升。
克罗普的成功让球队意识到,俱乐部的发展也许可以“小投入大回报”。他们再也不要重复过往的盲目投资,而是精明的操作每一笔交易。
事实上,从多特蒙德走出的球员远不止以上三位,奥巴梅杨曾经被多特蒙德以1400万欧元引入,6400万欧元交易到阿森纳,450万欧元买入的京多安,2700万再交易到曼城......如今多特蒙德的行事风格,早已在克洛普时期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这形成,如今从多特走出的球员,都必将是兑现了天赋的年轻球员,德甲联赛和欧洲战场的历练,也在不断地抬升球员身价,能卖出高昂的价格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50+1”政策和大黄蜂的“造血”能力
如今的蒙多特蒙德财力常年盘踞在欧洲20大豪门之中,18-19赛季,财政收入就达到3.77亿欧元,运营状况非常良好。
可能你会问,在如今的金元足球潮流当中,多特蒙德具有高影响力,他们完全有能力有底气开启全球的“嗨购模式”,何必舍近求远,耗费多年,自行培养球员?
这就要从德国本身对于联赛的管理体制50+1政策说起,其实从表面来看,很容易理解,在股权当中51%就意味着更多的决定权,这实际是在强制让俱乐部本身必须占更大的投资比例,换句话说,其他投资者不论花多大的价钱,都最多只能占到股份比例的“49%”,而这多出的1%就代表进一步的表决比例,也拥有对其他投资方的绝对否决权!
这一政策直接导致德甲所有的俱乐部都难以获得更大的投资,拉赞助也变得非常困难,俱乐部只能寄希望于自家的青训培养来赚取转会费。
实际上,不止是多特蒙德卖球员,沙尔克04培养出的萨内去到曼城,德拉克斯勒去到巴黎,甚至如今的莱比锡红牛队的法国中卫吾帕梅卡诺都将会是大概率的高额转会其他欧洲豪门。
所以,以上这些,都是德甲球队在“国家管控”的体质之下形成的生存之道!
就在整个欧洲开启金元战争的同时,整个德甲却在逆势而行。用俱乐部培养的方式赚取更高额的利润!而多特蒙德自家培养的普利希奇,也在19年以6400万欧元卖给切尔西,可普利西奇是位“罕见的”美国人,多特蒙德专业的球探系统正不断帮助俱乐部招募来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
多特蒙德的青训营临近一线队的训练基地。这里布满无数摄像头,用来采集年轻球员详细的训练样本数据,这些数据用于专业的分析球员的技术特点和发展潜力,球队建立了一整套非常完善。成熟的培养体系,可以说只要是有潜质有天赋的球员。就绝对逃不过多特蒙德的“法眼”。
并且在训练系统方面还配备了最为专业的研究团队,以达到让小球员能够更因材施教的成长。
硬件设施更是超一流,同时引进上百万欧元的高科技设备“球笼”,在这个用网围拢起的巨大空间之内,配备有专业的动态系统捕捉设备。球员站在其中,球体之内从四面八方而射出足球,而小球员就会在其中完成接球,停球,传球等一系列的随机动作,这对球员的反应以及球性甚至基本功的训练都是极为重要的。而包括格策,胡梅尔斯等这些成名的球星也会经常回到训练基地利用这些设备进行训练。
也正因为有了巨大的投入,才得以支撑多特蒙多不断培养出的年轻才俊,让他们进入欧洲各大联赛,走入“一球成名”的快车道。
这些都足以证明如今的多特蒙德的造血能力之强劲,自给自足的同时也能够自产自销。
德甲平台的吸引力足够
自2014年世界杯半决赛7:1大胜巴西,决赛力克阿根廷捧得金杯之后,德国足球已经重回巅峰十年之久。他们始终是世界足球第一梯队当中的豪强,展现的实力有目共睹。优异的成绩背后也引来更多的关注,尤其是对德甲联赛的关注也水涨船高。
因为德国各俱乐部都需要自负盈亏,没有豪气的资本投入,他们也很难像英超吸引来足够的明星球员。因此比赛的激烈程度和观赏性不如英超,但从球员的实力水准来看,由于德甲都是一些非常有潜质的年轻球员的竞争,从技术水准来看丝毫不亚于英超,因此也可以这样说,德甲联赛虽然没有众多球星的流量加持,但却是对年轻球员球技磨练最好的平台。
15-18三个赛季各联赛总收入
不仅如此,德甲联赛,因为在近些年不断的为英超等各大联赛输送大量的明星球员,也获得了足够的流量支持,在球赛转播,欧冠赛事上的收入都逐渐逼近英超水准。
2018年5大联赛平均俱乐部收入
尽管自14-15赛季,在盈利方面,德甲正逐渐缩小和英超的差距,但德甲的转播收入和英超联赛的电视转播收入仍然无法相比。虽说如此,德甲联赛转播分成总收入水平也始终压过意甲,西甲,成为最为成功的欧洲第二联赛。单是18-19赛季,多特蒙德以8830万欧元的转播分成高居德甲第2。
另外,在德甲联赛当中也不乏一些老牌的欧洲劲旅:拜仁、沙尔克04、多特蒙德这些球队都是欧冠淘汰赛当中的常客,拜仁和多特蒙德近些年来在欧战赛事上的表现也都有目共睹。
足够的比赛强度、完美的训练系统、甚至是俱乐部自身打造的专业培养团队,对每一个想在此扬名立万的年轻球员来说,都是最理想的发展平台。
写在最后
因此,“造星工厂”多特蒙德如今的发展,是德甲联赛在金元足球的比拼当中获得生存能力甚至是走在前列的必然结果,而在这其中,克洛普的“扭转乾坤”让俱乐部坚定地走在这条培养年轻人,注重青训的坚定道路上,一众年轻人不负众望,迅速成长,为欧洲瞩目的焦点,也让他们收获了最好的回报!
如今多特蒙德收获的“甜蜜”或许也是一个联赛甚至一个国家足球发展的正确道路!
目前桑乔和哈兰德还在球队中,哈兰德刚加入,两年内不太可能离队,就算离队加入豪门背负高额转会费,顺风顺水还好,如果状态差那压力就大了,现在年轻,在多特做主力那多好,毕竟多特也是准豪门,欧冠也有保证。桑乔就不好说,爪帅和渣叔魅力在那里,而且曼城是自己青训母队
无法盈利
在世界范围内,只有少数几个足球俱乐部可以盈利。可惜,这几个里面没有中超俱乐部。全部都是不盈利,堤内损失堤外补。小鸡不撒尿,各有各的道儿。
特别声明:所有资讯或言论仅代表发布者个人意见,一牛直播仅提供发布平台,信息内容请自行判断。
标签: 欧洲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