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真是个挺有趣的问题,巴西和阿根廷盛产足球天才是全人类都知道的事情,而其中的原因也自然是多方面的。但是,不要说什么足球基础和普及程度,足球基础好、普及程度高可能会造就更多的人才,但是跟天才并没有什么关系。
天才是什么?天才是指天生的资质、天赋的才能,包括卓越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等等,是与生俱来的东西。我个人非常赞成德国大诗人、剧作家席勒所说的,“产生天才的土壤比天才还要难找”,也同意一种说法,就是天才要在自由的环境中自然成长起来。对于天才而言,诞生的土壤与成长的环境无疑是决定性的因素。
那么,足球天才需要什么样的土壤呢?个人认为,高度发达的工业强国、世代传承的礼仪之邦之类都不适合,需要一些原始的野性、浪漫的天性甚至是艺术的气息。对于球员来说,足球就是竞技,但是对于天才来讲,足球也可以是一种艺术,所以巴西人曾经踢着举世公认的艺术足球。
船在陆地上行走的神奇大陆
著名电影导演赫尔措格有一部名片叫做《陆上行舟》(Fitcarraldo),影片中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主人公菲茨杰拉德在巴西的亚马孙大剧院欣赏到世界著名男高音卡罗索的演出后,突发奇想,决定在他居住的秘鲁某个小镇上建造一座宏大的剧院,然后邀请卡罗索到那里演出。为了筹集修建剧院的巨额资金,他率领一队人马前往广袤的热带雨林去寻求财富……
顺便说一下,如果你恰好没看过这部片子,而又不那么排斥老电影的话,《陆上行舟》绝对值得你为它花费一些时间,它带给你的观感会完全超过你的期望。当然,我在这里提到它是想表达,影片中这个建立在奇思异想和疯狂行径之上的故事,如果背景是欧洲,或者是咱们国家,绝对会让人觉得无比生硬,假到不能再假,但是放在南美大陆,却完全与那里原始的野性、豪放的土地和奇异的风光融为一体,毫无违和感。
这就是土壤的重要性,什么样的土壤,决定了这里会出产什么样的天才,在富于神秘气息和魔幻色彩的南美大陆,20世纪批量诞生了两种天才,一种驰骋绿茵、踢出了举世公认的艺术足球,另一种则激扬文字,创造了震惊世界的魔幻现实主义。
碰巧,这两种天才都可以被称为大师,他们的表达方式截然不同,但是最终却殊途同归,都通过视觉带给世人美的享受。又碰巧,他们几乎在同一时间并行在不同的领域里,交织在一起,让整个南美乃至拉丁美洲熠熠生辉。再碰巧,他们竟然完美平衡——艺术足球的天才最多产生在巴西,而文字创作的天才则在巴西之外的国家遍地开花。
足球天才最爱巴西和阿根廷
前面说到,天才除了诞生的土壤,还需要自由的成长的环境。我们知道,巴西的许多足球天才都有着相似的童年,那就是在贫穷中成长,少年时甚至买不起一双足球鞋,所以他们不会进足球学校,也不需要足球学校,他们需要的其实就是在街头或者郊野自由自在地踢球为乐。
如果像在欧洲一样,那个年龄的孩子们大都进入了俱乐部的青训营,被诸如战术思想、团队合作等绳索的束缚和绑架,那么他们也许就成为了流水线上生产的产品,而非日后光芒四射的足球天才。要知道,并非所有的天才都能顺利成长,直到成为大师,“伤仲永”的故事无论古今中外都会发生。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天才的产生,是有着同时性和同地性两种特点的。比如,某一片土地上出现了天才人物,然后这片土地上就会源源不断地出现天才;或者,某一个时代出现了某种天才,那么这个时代又必然有同类的天才诞生。远的例子有中国古代的诸子百家,曾经创造了人类思想学术史上百花齐放的盛世,近的就可以举出20世纪后半叶南美(拉美)大陆足球天才辈出,且与天才作家共生的现象。
从1958年至2002年,每两届世界杯巴西或阿根廷必夺一冠(甚至两冠),这样的频率贯穿了整个20世纪下半叶。当然,巴西和阿根廷的天才们展现足球艺术的舞台绝不限于世界杯赛场,在职业足球转会制度允许之后,济科、法尔考、苏格拉底、马拉多纳、卡尼吉亚、罗马里奥、贝贝托、巴蒂斯图塔、罗纳尔多、里克尔梅、卡卡、小罗和梅西们,无不把欧洲最高水平的联赛作为自己展现绿茵天才的舞台,汇成灿烂星河,闪耀足球史册。
补偿给其他国家的文学天才
也许是因为巴西和阿根廷独占了众多的足球天才,所以上天在文学领域给了其他拉美国家足够的补偿。拉丁美洲五位获得过文学领域最高奖——诺贝尔文学奖的男性作家,无一来自巴西或者阿根廷,而是分别出于危地马拉(1967年阿斯图里亚斯)、智利(1971年聂鲁达)、哥伦比亚(1982年马尔克斯)、墨西哥(1990年帕斯)和秘鲁(2010年略萨);拉美文学爆炸的四大主将也没有巴西人什么事儿,分别是阿根廷的科塔萨尔、墨西哥的富恩特斯、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和秘鲁的巴尔加斯·略萨。
拉丁美洲的天才作家们奉献的伟大作品,也在文学长河中流光溢彩,让人目不暇给:《总统先生》(1946阿斯图里亚斯)、《玉米人》(1949阿斯图里亚斯)、《人间王国》(1949卡彭铁尔)、《漫歌集》(1950聂鲁达)、《平原烈火》(1953鲁尔福)、《佩德罗·帕拉莫》(1955鲁尔福)、《太阳石》(1957帕斯)、《最明净的地区》(1958富恩特斯)、《中奖彩票》(1960科塔萨尔)、《造船厂》(1961奥内蒂)、《关于英雄与坟墓》(1961萨瓦托)、《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1961马尔克斯)、《光明世纪》(1962卡彭铁尔)、《阿尔特米奥·克鲁斯之死》(1962富恩特斯)、《跳房子》(1963科塔萨尔)、《绿房子》(1965略萨)、《百年孤独》(1967马尔克斯)、《淫秽的夜鸟》(1970多诺索)、《老虎的金黄》(1972博尔赫斯)、《沙之书》(1975博尔赫斯)、《请听清风倾诉》(1979奥内蒂)、《世界末日之战》(1981略萨)、《大埋伏》(1984亚马多)、《霍乱时期的爱情》(1985马尔克斯)……
对于20世纪下半叶的拉丁美洲天才辈出,在足球和文学两个不同领域里交相辉映的现象,借用茨威格一部传记的书名来形容无疑非常贴切——人类群星闪耀时。只是,某一类天才也只是在某个地域以及某个时代里群星闪耀,而在进入21世纪后,足球天才和文学天才都已经在那个大陆上日渐消失,盛景不再。
巴西内马尔,阿根廷梅西,还有大罗小罗,中超的孔卡小时候家庭是非常穷的!对于贫民窟里的孩子来说只有踢球才可以改变命运,为了家人抱有信仰使得他们更努力,成名后也非常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天才
特别声明:所有资讯或言论仅代表发布者个人意见,一牛直播仅提供发布平台,信息内容请自行判断。
标签: 欧洲杯